核心提示:中国-东盟自贸区建立1年以来,98%的医药关税降为零,触发我国出口 东盟医保商品增速惊人。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(以下简称医保商会)统 计数据显示,自2010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后,全年我国对东盟医保商 品出口共计268万吨,出口金额达35.8亿美元。
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经贸环境中,坚持奉行破除贸易壁垒的东盟市场 却意外地逆势成长,自成一股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。
中国-东盟自贸区建立1年以来,98%的医药关税降为零,触发我国出口东盟医保商 品增速惊人。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(以下简称医保商会)统计数据显示 ,自2010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后,全年我国对东盟医保商品出口共计 268万吨,出口金额达35.8亿美元。
"东盟各国目前均在加大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,药品支出日益增加,东盟前六大 医药市场规模约130亿美元,且正以年均10%以上的增幅快速成长。"医保商会西 药部郭晓丹向记者指出,受人口不断增长、政治经济提升较快、传统生活方式变 更和医疗意识日渐增强等因素拉动,东盟医药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,其对于医 药产品的进口需求亦在不断放大。
第二大出口市场
"随着东盟医药市场规模日益增大,东盟业已成为我国医保商品出口的第二大市 场,仅次于美国。"郭晓丹介绍,中国是印尼、越南、菲律宾等东盟国家最大的 医药进口国,从2002~2011年10年间,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医药贸易增长以近40%的 幅度攀升,呈现总额稳步增长、价格持续走高、总量保持增长、市场相对集中的 良好态势。
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,我国对东盟出口以原料药为主,谷氨酸、柠檬酸、维生素 类、扑热息痛和抗生素类为出口主要品种;同时,我国西药制剂产品对东盟出口 增长亦较快,品种主要为其他已配定剂量药品、激素类产品、维生素类产品、青 蒿素、青霉素和头孢类药品;中药类商品出口东盟较少,且以提取物和中药材及 饮片为主。而医疗器械商品出口东盟主要为止血塞卫生用品、注射器、导管等一 次性耗材,纱布、绷带等医用辅料和按摩器具、助听器等低端医疗设备。
目前,东盟国家中的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尼等对中药产品的准入管理仍较为严 格,使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到上述国家必须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,以及临床和非临 床的药物试验,大大增加了我国医药外贸企业的成本。然而,值得欣慰的是,目 前,由于印尼、泰国、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99%的医疗器械商品实施零 税率,却给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。
普通文字
资讯详情
东盟医药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
分类:
医药市场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0/04/09 08:54
浏览量
上一篇:
医药原料药结构调整:一把尺子量到底
中国传统中医药市场蕴藏了上万亿商机
下一篇: